诗词原文
《哀时命》
朝代:战国
作者:庄忌
哀时命之不接兮,心悁悒而内伤。
凌万顷之茫然兮,托蓬莱以自藏。
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
隐处山泽之臧兮,岂上皇之可知?
玄鹤矫矫而高逝兮,惟飞龙而可仪。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矜矜其若兹。
作者简介
庄忌,西汉辞赋家,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人,汉景帝时为太中大夫,以辞赋著称,他的作品今存《哀时命》一篇,为楚辞体,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庄忌与司马相如、枚乘等均为汉初重要的辞赋家,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哀叹时运不济啊,心中忧郁而悲伤。
凌驾于茫茫万顷之上啊,寄托于蓬莱仙境以自藏。
舍弃了珍贵的宝玉而披上丝絮啊,混杂在市井人群中无法分辨。
隐居在山泽的深处啊,哪里还能让皇上知晓?
黑鹤矫健而高飞远去啊,只有飞龙才能与之相比。
浮云密布而四面堵塞啊,上天为何如此怜悯我?
释义
本句“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意为:舍弃了珍贵的宝玉而披上丝絮,混杂在市井人群中无法分辨,这里用“宝璐”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而“缯絮”则比喻世俗的平庸之物,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不被赏识,反而被埋没在市井之中的无奈和悲愤。
赏析
《哀时命》是庄忌的代表作,通过描绘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遇,抒发了对时运不济的哀叹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本句“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是诗中的精彩之笔,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诗人以“宝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才华和品德的珍视,而“被缯絮”则象征着他被世俗所埋没,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庄忌生活在西汉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和文学复兴的时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文人墨客们仍然面临着怀才不遇的困境,庄忌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辞赋家,也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哀时命》这首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无奈,通过描绘自己被埋没在市井之中的遭遇,庄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哀时命》是一首充满悲愤和无奈的诗歌,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遭遇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而“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这一名句更是成为了诗歌中的经典之笔,为后世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