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出自哪首诗?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长安酒肆壁

唐·韦庄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楼空倚夕阳边。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干。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著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满街的杨柳如同绿色的丝烟缭绕,画楼空寂地倚靠在夕阳的余晖旁,梦中因远别而哭泣难以唤醒,书信被催促写成而墨迹还未干透,烛光半笼着金翡翠的屏风,麝香微微飘过绣有芙蓉的帷帐,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扬雄那样拥有一小块田地自给自足,然后追随范蠡的脚步,泛舟五湖之中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酒肆周边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心境,特别是末两句,用扬雄和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纷扰,追求自由安逸生活的愿望。

赏析

本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酒肆的景致,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通过“满街杨柳”、“画楼空倚”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而“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往的怀念,末两句用典,扬雄以文学著称,却也曾有归隐之心;范蠡则是古代著名的隐士和商人,泛舟五湖,逍遥自在,诗人以此二人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对仕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长安期间,面对繁华背后的落寞,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所写下的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通过这首诗,韦庄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