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白头相映松间鹤,清句更酬雪里鸿。
林壑深藏人不到,水声终日似鸣钟。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作品多反映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白发苍苍的老人与松树间的白鹤相映成趣,清雅的诗句在雪地里与飞鸿相互酬和,山林深邃,人迹罕至,只有水声终日回荡,如同敲响的钟声。
释义
“白头相映松间鹤”描绘了老人与白鹤在松树间的和谐画面,象征着高洁与长寿;“清句更酬雪里鸿”则通过诗句与飞鸿的酬和,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林壑深藏人不到”强调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而“水声终日似鸣钟”则以水声比喻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人通过“白头”、“松间鹤”、“雪里鸿”等意象,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心境,诗中的“清句更酬”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冬日,面对山林雪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释绍嵩的这首《山居》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