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宋·辛弃疾
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楼头小住便经年,雨昏风黑迷江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后两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实际出自先秦《诗经·王风·黍离》,辛弃疾在此处化用,以增强情感表达。)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亲自南下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创制飞虎军以加强沿江防御,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译文
世上的事情如今就像那浓烈的腊酒,让人难以承受;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自古以来就如同春天的云彩一般淡薄,我在这座楼上小住,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度过了一年,风雨交加,天色昏暗,让我在江面上迷失了方向,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的忧虑;不理解我的人,问我到底在追求什么,苍茫的天空啊,这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对比世事的浓烈与交情的淡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友情的渴望,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词以“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开篇,直接点出了主题,即世事的复杂与交情的淡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楼头小住的经历,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无奈和迷茫的情感,后两句则化用了《诗经》中的名句,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广度,整首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送别友人元济之归豫章(今江西南昌)时所作,当时,辛弃疾正处于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困境之中,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