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悼亡诗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
空庭寂寞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历史上韦应物虽有多首悼亡诗,但此具体诗句并非出自其任何已知作品,以下解析均基于这首模拟创作的诗。)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生平的亲友大多已经离世或远迁,您虽然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但旁人却因此感到惊愕,空旷的庭院里春意已晚,寂寞无声,梨花落满一地,连门都懒得去开。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慨,首句“平生亲友半迁逝”直接点出主题,说明诗人身边的亲友大多已经不在;次句“公虽不怪旁人愕”则通过旁人的惊愕反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接受;后两句“空庭寂寞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则通过描绘庭院的寂寞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离世的深切哀思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旁人的惊愕,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后两句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画面感,将庭院的寂寞与梨花的凋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身边的亲友大多已经离世或远迁,使他深感孤独与无助,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创作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哀思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面对生死离别时的豁达与超脱,以及他们对孤独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