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全诗是什么?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回舟不待君,归卧嵩山隅。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骈文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王勃的生命短暂,年仅二十六岁便因溺水而逝,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载史册。

译文

当我乘船离开,不再等待你的到来,而是独自归卧在嵩山的角落,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收到我的书信,得知我仍在人世,他们高兴地在临水的小轩窗前为我敞开大门,期待着我的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归家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与期待,前两句通过“回舟不待君”表达了诗人因故不能等待友人而独自离去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展现了家乡亲人得知诗人消息后的喜悦与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背景,却并未过多渲染离别的悲伤,而是将笔触转向了归家的期待与亲人的关怀,前两句的“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与“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虽然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但更多的是为了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后两句则突然转折,以“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为结尾,将诗人的情感从离别转向了归家,展现了一种温馨与希望,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王勃可能因故不能继续与友人同行,只能独自离去,在离别之际,他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当想到家乡的亲人在等待着自己的消息时,他的心中又涌起了一股温暖与希望,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勃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