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出自哪首诗?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四

唐·韦应物

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

山园日暮斜阳尽,独倚柴扉数过鸦。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田园生活,其诗作多描写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淡远,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因为自己的性格迂腐疏阔,我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注定要用辛劳和困苦来度过我的一生,傍晚时分,山间的园子里斜阳已尽,我独自倚靠在柴门旁,数着飞过头顶的乌鸦。

释义

“已坐迂疏来此地”表达了诗人因性格不合时宜或过于正直而被迫远离繁华,来到偏远之地的心境;“分将劳苦送生涯”则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无奈预测,预示着将要在劳作与辛苦中度过余生。“山园日暮斜阳尽,独倚柴扉数过鸦”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凄清,斜阳、山园、柴扉、乌鸦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田园诗的佳作之一,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接受与适应,首句“已坐迂疏来此地”直接点出诗人因性格原因而选择隐居的原因,透露出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次句“分将劳苦送生涯”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坦然接受,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后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晚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孤独与寂寞。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逐渐转向田园生活,这首诗即是在其隐居期间所作,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唐代,随着士人阶层的分化,一部分文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韦应物的田园诗正是这种追求的具体体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也折射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