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会稽行
唐·孟浩然
君求会稽实良筹,往看万壑争交流。
千岩竞秀如画里,万象更新入诗眸。
古木参天遮远目,清泉漱石绕芳洲。
此行不负平生志,他日归来共话游。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孟浩然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你寻求会稽山的美景实为明智之举,前往观赏那里万条山涧争相奔流的壮观景象,千山万岭竞相展示它们的秀丽,如同画卷一般;世间万物焕然一新,都映入诗人的眼帘,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遮挡了远方的视线;清澈的泉水冲刷着石头,环绕着芬芳的洲渚,这次旅行没有辜负你平生的志向,将来归来时我们再一起谈论这次游历的见闻。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前往会稽山游历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主题,诗人对友人的建议表示赞同,认为会稽山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会稽山的自然风光,千山竞秀、万壑争流、古木参天、清泉漱石,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游历的满足和对未来归来的期待。
赏析
本诗以会稽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万壑争交流”)、比喻(“千岩竞秀如画里”)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诗人也通过此次游历表达了对人生志向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此诗可能创作于孟浩然晚年时期,此时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失望透顶,转而寄情山水之间,会稽山作为江南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孟浩然在友人的建议下,前往会稽山游历,并创作了这首描绘会稽山美景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志向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