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梦旧游
宋·刘学箕
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柳边灯影春摇绿,花外棋声夜滴愁。
歌舞尊前人易老,江山信美意难留。
归来依旧渔樵侣,月满前溪一径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学箕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刘学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南宋时期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南宋宁宗、理宗时期,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咏物诗见长,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时代变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向西湖的旧日风月寄去问候,或许它们会允许我在梦中再次游历,柳树边的灯光在春色中摇曳生绿,花丛外的棋声在夜晚里滴落忧愁,歌舞场中的人容易老去,江山虽美却难以长久停留,归来后依旧与渔樵为伴,月光洒满前溪,小径上已是深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旧日风月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寄谢西湖旧风月”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西湖风月的思念和感激,次句“故应时许梦中游”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梦中重温旧日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柳边灯影、花外棋声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内心的愁绪,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归隐田园、与渔樵为伴的淡泊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风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柳边灯影、花外棋声等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也通过对比歌舞尊前与江山信美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刘学箕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可能曾有过在西湖边度过的美好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变迁,这些美好时光已经成为过去,诗人在晚年时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奈,于是通过创作这首诗来寄托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