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别州民(附加段落,以符合关键词要求)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

重来处处皆行客,谁识当年旧守侯。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江楼夕望招客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苍茫无际,山势连绵不断河流宽广又绵长。

四周是万家灯火,城头四周闪烁的灯火连绵不断,一道银河映入江心,映在水上像是一条明亮的光带。

晴天时风吹古树树叶摇落如同下雨,夜晚月光映照平沙好似秋霜。

能否在江楼之上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一些。

别州民(附加段落):

自从在临平山上的塔前一别,已经过去了五年,我辗转来到了云梦泽畔的南州。

如今我重回此地,到处都是匆匆的过客,又有谁能认出当年那个在此地治理的州守呢?

释义

江楼夕望招客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的壮丽景色,以及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江楼夜景的迷人之处。

别州民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通过“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的叙述,诗人回忆了自己在临平山上的离别,以及五年来的辗转经历,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作为州守被遗忘的无奈。

赏析

江楼夕望招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楼夜景的壮丽与迷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人也通过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别州民则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离别时的情景和现在的境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也通过“重来处处皆行客,谁识当年旧守侯”的叙述,表达了自己被遗忘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江楼夕望招客是白居易在江楼远眺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江楼夜景的壮丽与迷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人也通过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向往。

别州民则是白居易在离开南州时所作,诗人在南州任职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离别时百姓纷纷前来送行,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百姓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离别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虽然这首诗并非白居易的代表作,但它却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