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全诗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烟波江上雨潇潇,水宿渔家夜未晓。

今宵何处逢归雁,从此衡阳隔楚云。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内容较为贫乏,但部分作品如《湘南逢雁》等,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在唐诗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丛生,鹧鸪振翅高飞,我趁着兴致不辞千里远行,开怀畅饮时更喜与你同樽共饮,烟波浩渺的江上细雨潇潇,渔家夜宿尚未天明,今晚何处能逢归雁,从此之后你我便被楚云相隔在衡阳两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风光和旅途中的偶遇,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前两句以斑竹和鹧鸪为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江南气息;中间两句“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烟波江上、渔家夜宿的场景,以及归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旅途生活的叙述,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两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和洒脱,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喜悦,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前后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旅途中偶遇友人时所作,当时,钱起正沿着湘江旅行,途中遇到了同样在旅途中的友人,两人相见甚欢,共饮美酒,畅谈人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钱起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以及自己多年来漂泊不定的生活,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湘南逢雁》,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