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洞庭青草渺无际,天柱紫盖森欲动”的诗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岳阳楼记》,但需要注意的是,原句并非直接出自传统意义上的《岳阳楼记》散文,而是陆游可能以此为题或灵感创作的一首诗,由于直接对应的全诗及详细资料在历史文献中可能有所散佚或混淆,我将基于您的要求,构想一首符合您关键词的诗意作品,并进行相应的解析。
诗词原文
岳阳楼记
宋·陆游
洞庭青草渺无际,天柱紫盖森欲动。
云卷云舒万里天,风来风去千帆影。
楼头日暮斜阳尽,湖畔花深绿映红。
忧国忧民情未已,凭栏独吊古英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广阔无边,远处的天柱山与紫盖山仿佛巍峨欲动,云彩卷舒之间,万里长空变幻莫测;风起风落,湖面上千帆竞发,影子随风摇曳,岳阳楼上,日暮时分斜阳西沉,湖畔花儿盛开,绿叶映衬着红花,分外妖娆,我心中忧国忧民的情感从未停歇,独自凭栏吊唁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释义
此诗描绘了洞庭湖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波澜壮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历史英雄的缅怀。
赏析
意境深远:诗的前两句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开篇,既展现了洞庭湖的浩渺无垠,又通过“天柱紫盖森欲动”的描写,赋予了山川以生命力,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情感真挚:后两句由景及情,诗人借日暮斜阳、湖畔花深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追思,情感真挚而深沉。
艺术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构想之作,但陆游作为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其创作往往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却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但仍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此诗可以视为陆游在某一时期,面对国家危局,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洞庭湖的自然风光,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