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元阁上酒醒时
唐·韦庄
朝元阁上酒醒时,卧听风鸾鸣铁凤。
百尺危楼倚半空,梦回人语在云中。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别的社会现实,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在朝元阁上酒醒之际,我躺着聆听风中鸾鸟的鸣叫与铁凤的回响,这座高达百尺的楼阁仿佛倚靠在半空之中,当我从梦中醒来,耳边似乎还回响着云中人们的低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朝元阁上饮酒醒来后的所见所感,朝元阁,作为一处高耸的建筑,象征着诗人的高远志向或是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酒醒后的孤独与寂静中,他听到了风中鸾凤的鸣叫,这些神话中的瑞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与超凡脱俗之感,而“百尺危楼倚半空”则直接描绘了楼阁的高耸与险峻,梦回人语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朝元阁”作为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不仅代表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酒醒时”与“卧听风鸾鸣铁凤”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梦回往昔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百尺危楼倚半空”的壮丽景象与“梦回人语在云中”的虚幻之感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反映了战乱离别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这首诗《朝元阁上酒醒时》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朝元阁上饮酒醒来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