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缥缈浮高栋,上有缬林藏石瓮。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华清宫

唐·王建

华清缥缈浮高栋,上有缬林藏石瓮。

一曲升平人尽乐,六宫和月唱歌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官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被誉为“宫词第一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生活气息浓厚,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和官吏残暴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的愿望。

译文

华清宫缥缈地浮现在高高的楼阁之上,宫中有斑斓的树林掩藏着石瓮,一曲升平歌舞让人人都感到快乐,六宫中的嫔妃们伴着月光唱起了歌声。

释义

华清缥缈浮高栋:形容华清宫建筑高耸入云,仿佛漂浮在空中,给人一种缥缈神秘的感觉。

上有缬林藏石瓮:缬林指色彩斑斓的树林,石瓮则是一种石制的水器,这里用来形容宫中景色优美,石瓮被树林所掩藏,更添一份幽静。

一曲升平人尽乐:升平指太平盛世,这里形容宫中歌舞升平,人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六宫和月唱歌声:六宫指皇帝的后宫,这里泛指宫中的嫔妃们,她们伴着月光唱起了歌声,增添了宫中的欢乐气氛。

赏析

这首诗以华清宫为背景,通过描绘宫中景色和人们的欢乐生活,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繁华与奢靡,首句“华清缥缈浮高栋”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华清宫的高耸与神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上有缬林藏石瓮”则进一步描绘了宫中的优美景色,增添了诗意,后两句“一曲升平人尽乐,六宫和月唱歌声”则通过描写宫中歌舞升平、人们欢乐的场景,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靡与繁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宫中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宫廷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宫廷生活奢华,王建作为一位宫廷诗人,有机会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他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宫廷的繁华与奢靡,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华清宫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宫廷生活的冰山一角,感受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奢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