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
宋·范成大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其二
明日春阴花未老,
故应未忍着酥煎。
近来怕说江南事,
一片飞愁入市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入朝为官,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范成大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词也颇有成就,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其二
明天春天即使天气阴沉,花儿也还未老去,
因此它们应该还未承受得住那酥油般的春雨煎熬。
近来我害怕提起江南的事情,
因为一提起来,满心的愁绪就像飞入市井的烟雾一样弥漫开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美景的珍惜,以及对江南故土的深深思念和忧虑,首句“明日春阴花未老”描绘了春天即使天气阴沉,花儿依然娇艳未衰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坚韧,次句“故应未忍着酥煎”用比喻手法,将春雨比作酥油,形容春雨的细腻与温柔,同时也暗示花儿尚未经历春雨的洗礼,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美丽,后两句则转而表达诗人对江南的忧虑与愁绪,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寓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前两句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将情感转向对江南故土的忧虑与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家国情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因仕途不顺或家国变故而心生忧虑,江南作为他的故乡,承载着他太多的记忆与情感,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忧虑,他也可能借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忧虑,以及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