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逢故人
宋·辛弃疾
醉里自书醒自笑,如今二绝更逢君。
当年壮志今何在,空有豪情对酒樽。
岁月匆匆人易老,江山依旧梦难温。
相逢莫道桑榆晚,且把诗心共酒浑。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辛弃疾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南归宋朝,曾任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未酬,晚年退隐江西铅山,辛弃疾的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多抒发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细腻婉约。
译文
醉意朦胧中我自行书写又自行发笑,如今这两首绝句更是因再次遇见你而作,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还剩多少呢?只剩下满腔豪情对着酒杯倾诉,岁月匆匆流逝,人容易老去,但江山依旧,旧梦却难以重温,相遇时不要说已经是晚年时光,就让我们把诗心与酒意交融在一起吧。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在岁月流逝中偶遇故人的复杂情感,首句“醉里自书醒自笑”描绘了诗人借酒消愁、自我解嘲的形象;次句“如今二绝更逢君”点明重逢的主题,并引出下文对往昔与当下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当年壮志”与“岁月匆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理想难追的无奈与叹息,但结尾又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强调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珍惜相聚、共享诗酒之乐的重要性。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人生哲理的独到领悟,诗人以酒为媒介,将醉醒之间的自我调侃与重逢故人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对“当年壮志”与“如今境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理想破灭的深刻认识,但并未陷入消极悲观,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倡导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设定)此诗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期间,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壮志未酬,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重逢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两人相谈甚欢,回忆起往昔的种种,不禁感慨万千,辛弃疾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与人生哲理的诗篇,以表达对友人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