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的释义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拒霜

宋·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秋风扫过,千林落叶,一片枯黄,只有那芙蓉花独自开放,散发着清香,若把这花叫做“拒霜”似乎还不太恰当,仔细想来,它倒是十分适宜在寒霜中生长。

释义

千林扫作一番黄:形容秋风扫过,树林的叶子纷纷变黄落下。

只有芙蓉独自芳:在众多凋零的植物中,只有芙蓉花独自开放,散发着香气。

唤作拒霜知未称:如果称它为“拒霜”可能还不太贴切。

细思却是最宜霜:但仔细思考后,觉得它最适合在霜降时节开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芙蓉花在深秋时节独自绽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赞美之情,首句“千林扫作一番黄”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为芙蓉花的出现做了铺垫,次句“只有芙蓉独自芳”则突出了芙蓉花的独特之处,它在万物凋零之时依然傲然绽放,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后两句则进一步解释了芙蓉花被称为“拒霜”的合理性,并强调了它最适合在霜降时节开放的特点,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深秋时节,面对满园凋零的景象,唯独芙蓉花在寒霜中傲然绽放,有感而发所作,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以诗酒自娱,以自然为友,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赞美芙蓉花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