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天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来往天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泪泫然。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假设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在往来于天吴(神话中的海神)的梦境与现实之间,我发现故人们已经有一半化作了坟墓中的累累白骨,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显得格外寂寥,鸟儿也已飞尽,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释义

“来往天吴一梦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恍惚之感,仿佛一切都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交织。“故人半作冢累然”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悼,许多曾经的朋友已经离世,化作了坟墓中的白骨。“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倚阑干泪泫然”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空旷的庭院、日暮的余晖、飞尽的鸟儿,以及独自倚栏流泪的自己,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前两句通过“天吴一梦间”和“故人半作冢累然”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恍惚与对故人的哀悼,后两句则以“空庭日暮”和“独倚阑干泪泫然”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假设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那么他可能正处于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中,晚唐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仕途的不顺,使得李商隐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