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附加句(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要求融入):
一舸鸱夷江海去,尚余君子六千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而归,战士们凯旋后都穿上了华丽的锦衣。
宫殿里如花般美丽的宫女们春满殿堂,欢声笑语,可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附加句)而那位曾经助越王灭吴的功臣范蠡,却乘着一叶扁舟,泛舟江海而去,只留下六千忠诚的君子(或指越国的勇士、臣民)仍在故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越王勾践灭吴后凯旋的盛况,以及如今宫殿荒废、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附加句则是对范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的描绘,以及他对越国忠诚臣民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越王勾践灭吴的历史画卷,前两句描绘了胜利归来的喜悦和荣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附加句更是将范蠡的智慧和忠诚与越国的勇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以及范蠡的智慧和忠诚与越国勇士们的坚守,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越中时,有感于越王勾践灭吴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李白一生游历四方,对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都有深刻的了解和感受,在游览越中时,他被越王勾践灭吴的历史事件所触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附加句中的范蠡也是李白所敬仰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智慧和忠诚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一舸鸱夷江海去,尚余君子六千人”并非原诗内容,而是根据题目要求融入的,这句诗与李白原诗的风格和主题相契合,共同构成了对越王勾践灭吴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