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的释义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思

唐·韦庄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鬓已随兵甲尽,破衣犹带洛阳埃。

愁肠欲断千丝结,泪眼难开一寸苔。

回首故园何处是,归心日夜渡江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老鸦叼着肉块飞过,纸钱焚烧后的灰烬随风飘散,万里之外的家乡如今又在何方呢?我的黑发已随着战乱和岁月的流逝而消逝,身上穿着的破旧衣裳还沾满了洛阳的尘土,心中的愁绪如同千丝万缕的结,难以解开,悲伤的泪水也无法冲开眼前那一寸厚的青苔,当我回首望向故乡的方向,那里已是一片模糊,但我的归心却日夜不停地向着江南的家乡飞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无奈与悲哀,首句通过“老鸦衔肉”和“纸飞灰”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荒芜的氛围,诗人以自身经历为线索,描述了因战乱而失去的青春、家园和安宁的生活,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的痛恨,诗中“老鸦衔肉”和“纸飞灰”的描绘,既富有画面感,又寓含深意,暗示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这首诗中,韦庄以自身经历为题材,通过描绘战乱中的凄凉景象和自身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