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的释义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怀友

唐·刘禹锡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柳条绿映门犹掩,桃蕊红开意自和。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相思何处寄,空有梦魂过。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在那贫穷而凄凉的巷子里,我内心的愁苦无人理解,而你的庭院里却春意盎然,柳条嫩绿,掩映着半开的门扉;桃花红艳,绽放着喜悦的心情,春风和煦,鸟鸣声细碎而悦耳;阳光高照,花影重重,斑驳陆离,我对你的思念无处寄托,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所在穷巷的凄凉与友人家庭院的春意盎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感慨,前两句直接点题,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首句“穷巷凄凉苦未和”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愁苦,与次句“君家庭院得春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向往,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在贬谪期间,他深感孤独和无奈,对友人的思念也愈发强烈,这首诗正是他在春日里怀念友人时所作,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处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