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空花不住

唐·王维

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

心境本同如镜净,何须更问此中悟。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毗耶离城,那位居士谈论着空性的真理,他内心的执着与习气已经空净,如同虚幻的花朵不再停留,心境原本就如同明镜一般清净无染,又何必再去追问这其中的觉悟呢?

释义

“毗耶居士”指的是维摩诘居士,他是佛教中著名的在家菩萨,常以智慧教化众生。“谈空处”指的是谈论空性真理的地方。“结习已空”意味着内心的执着与习气已经消除。“花不住”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不再停留于心。“心境本同如镜净”表达了心境原本清净无染,如同明镜一般。“何须更问此中悟”则是对觉悟的一种超脱态度,认为无需刻意追求,心境自然清净即悟。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王维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超脱的人生境界,他以维摩诘居士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空性真理的领悟和内心执着的消除,诗中“心境本同如镜净”一句,以明镜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清净无染,而“何须更问此中悟”则表达了对觉悟的超越态度,认为无需刻意追求,只要心境清净,自然就能领悟真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信佛,受佛教思想影响深远,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中,对内心境界的一种表达,王维通过描绘维摩诘居士谈论空性真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空性真理的领悟和内心执着的消除,他也借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即无需刻意追求觉悟,只要心境清净,自然就能领悟真理,这种境界的达成,既是他个人修行的成果,也是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