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诗·其八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晋文览功业,拔剑绕东皋。
三羸此何意,弩马恋北坰。
岂不惮艰险,所凭在忠贞。
庶几席平津,蹑足登要津。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作者及朝代
作者:左思
朝代:魏晋(西晋)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名噪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左思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早年曾学习书法和鼓琴,皆不成,后转而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咏史诗和辞赋著称,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辞藻华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节选部分)
……
我本想归隐山林不再出仕,但您(指友人或理想中的明君)却认为时机未到,就像张华(茂先)正在筹划挖掘龙泉宝剑一样,寓意着还有重要的使命等待完成,我的内心并非木石,怎能没有感触?只是我默默忍受,徘徊不前,不敢轻易表达我的感受和决定。
释义
“我欲归休君未可”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休息,远离官场纷扰的愿望,但友人或心中的理想君主却认为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茂先方议斸龙泉”则借用张华(字茂先)寻找龙泉宝剑的典故,暗示还有重要的任务或使命需要完成,不能轻易放弃。
赏析
这首诗是左思《咏史诗》系列中的一首,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在节选部分中,“我欲归休君未可”与“茂先方议斸龙泉”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又展示了其不屈不挠、坚持理想的精神,诗人通过张华的典故,暗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怀揣着理想和抱负,不愿轻易放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出身寒微的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左思创作了《咏史诗》系列,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