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
唐·方干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888年),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唐代诗人,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一生未仕,隐居鉴湖,工于诗,风格清丽,多写山水田园之作,尤擅长律诗,有《玄英先生集》传世。
译文
月亮与高雅之人本就有着不解之缘,它低低地挂在屋檐下,映照着门户,仿佛与美人的蛾眉相映成趣,自从昨夜月亮圆满无缺以来,我渐渐感觉到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了,就像那缓缓出海的冰轮一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与高雅之人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首句“月与高人本有期”点明了月亮与高雅之人的亲密关系,暗示了诗人自己与月亮之间的心灵契合,次句“挂檐低户映蛾眉”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展现了月亮低挂屋檐、映照门户的美丽画面,同时以“蛾眉”比喻美人的眉毛,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诗意,后两句则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月亮升起时间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神秘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月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亮的美丽与神秘,诗人以“高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月亮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具有生命和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方干一生未仕,隐居鉴湖,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诗人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月亮作为自然界中美丽而神秘的象征,自然成为了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夜晚赏月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与神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