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仙
唐·李商隐
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
三山羽化无消息,海鹤空鸣似可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和咏物诗也独具特色,往往借古讽今,寓意深刻,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其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想要采摘蟠桃回去为长辈祝寿,却发现蓬莱仙境的水已经变得清浅,而那里的一半已经变成了桑田,传说中的三座仙山(方丈、瀛洲、蓬莱)羽化成仙的消息杳无音讯,只有海上的仙鹤在空中悲鸣,似乎显得非常可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想要采摘蟠桃为长辈祝寿却未能如愿的情境,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蓬莱仙境的清浅和桑田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而三山羽化无消息,则进一步强调了仙境的遥不可及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首句“欲采蟠桃归献寿”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愿望,即采摘蟠桃为长辈祝寿,体现了诗人的孝顺之心,接下来的“蓬莱清浅半桑田”却打破了这一美好的愿景,暗示了仙境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明,也更具感染力。
“三山羽化无消息”一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氛围,传说中的三座仙山本是神仙居住之地,但如今却羽化成仙的消息杳无音讯,这无疑是对仙境的一种否定和嘲讽,而“海鹤空鸣似可怜”一句则以海鹤的悲鸣作为结尾,更加突出了诗歌的凄凉和哀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人生失意之时,面对现实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不禁产生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间的感慨,他通过描绘采摘蟠桃为长辈祝寿的愿景和仙境变迁的现实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迷茫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