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的释义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会

宋·范成大

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

朝罢香烟携满袖,日长御柳拂旌旃。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史书上记载了元佑年间(宋哲宗时期)的众多事迹,足足有三千卷之多;而在朝廷大典上,首先奏响的是象征国家安宁的乐章《坤成》,朝会结束后,我满袖都沾满了御炉的香烟;在漫长的日光里,宫中的柳树轻轻拂过旌旗和车驾的帷幔。

释义

史书元佑三千牍:指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的历史记录丰富,卷帙浩繁。

乐奏坤成第一篇:《坤成》是古代宫廷大典时演奏的乐章之一,这里指大典首先奏响的是《坤成》乐章,象征国家和平稳定。

朝罢香烟携满袖:朝会结束后,作者衣袖上沾满了御炉的香烟,形容朝会氛围庄重肃穆。

日长御柳拂旌旃:在漫长的日光中,宫中的柳树随风摇曳,拂过旌旗和车驾的帷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宫廷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会后的场景,展现了南宋宫廷的庄严与肃穆,首句“史书元佑三千牍”不仅点明了时代背景,还暗示了国家历史的厚重;次句“乐奏坤成第一篇”则通过音乐表达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后两句“朝罢香烟携满袖,日长御柳拂旌旃”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朝会结束后的宁静与庄严,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与喜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在朝廷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热爱文学的官员,范成大在朝会结束后,有感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宫廷的庄严肃穆,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朝会后的场景,他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