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何日朝金阙,白昼关门守夜叉。出自哪首诗?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不寝

唐·贾岛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平生有微尚,欢笑在此间。

一饭一蔬,谢绝繁华。

幽居虽僻,乐亦无穷。

玉川何日朝金阙,白昼关门守夜叉。

: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此处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他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针对节选部分)

玉川啊,你何时才会去朝拜那金碧辉煌的皇宫呢?而我在这里,白天关上门来,却像是守着夜叉一般孤寂。

释义

玉川:此处可能指某位友人或诗人自己(贾岛有时以“玉川子”自称),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称呼,代表对仕途的向往。

朝金阙:指朝拜皇宫,象征对仕途的追求。

白昼关门守夜叉:形容自己闭门不出,生活孤寂,如同守护着夜晚的恶魔(夜叉),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寂之间的矛盾,前句“玉川何日朝金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或自己未来仕途的期待,而后句“白昼关门守夜叉”则猛然转折,描绘出诗人当前生活的孤寂与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举不第,这使得他对仕途既充满向往又深感无奈,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面临的仕途困境和生活压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