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的解释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卜邻篇

唐·韦应物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草色绿萦新径柳,花阴红间小窗栊。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的影响,追求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淡泊的意境,他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唐代乃至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文

选择邻居还可以容得下三条小路(指隐居之地),加入诗社最终要成为两位老翁(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新长出的绿草环绕着新辟的小径和柳树,红花掩映在小窗的棂格之间,闲静的柴门面对着山路,柳树深处便是读书堂,每当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清幽的光辉便照在我的衣裳上。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渴望,首联“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隐居之志和交友之愿,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和读书堂的清幽环境,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尾联则以“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作为总结,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渴望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隐居期间所作,当时,韦应物因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便选择了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