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历数三朝轩冕客,色声谁是独完人。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基于您的要求,我将以此句为核心进行解析,假设其为诗人对人生感慨的延伸。)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隐居,对佛教有深厚感情,贾岛的诗歌多写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峭瘦硬,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栖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月下敲门来访,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原野迷人的景色;移来石块,惊动了云脚下的树根,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相约。
(附加句)
历数历朝历代的达官显贵,在名利场中,谁又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完整呢?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指出在名利场中,人们往往难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完整。
赏析
原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远的隐居图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附加句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中人性扭曲的忧虑和批判,整首诗(含附加句)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贾岛一贯的清峭瘦硬,又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以苦吟诗风闻名,他一生仕途不顺,对山林隐逸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访问友人李凝的居所时所作,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而附加句则可能是诗人在历经世事沧桑后,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