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唐寅
身在三湘四水旁,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阔樯乌横暮霭,
波摇渔艇漾晴烟。
不会世间闲草木,
与人何事管兴亡。
作者简介
唐寅,此处为虚构人物,因历史上并无直接名为“唐寅”的著名诗人与“湘水吟”直接关联,但为解析此诗,我们假设其为唐代一位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文人墨客,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对世事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淡泊的态度。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环绕之地,年复一年地在这里吟诗抒怀,手执凌云之志的雅笔,醉意中折取奇花制成五彩斑斓的诗笺,河岸宽阔,傍晚时分乌鸦栖息于桅杆之上,波光粼粼中渔舟荡漾在晴朗的烟雾里,世间的那些闲花野草啊,与人类的兴衰更替又有何干?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湘水之畔,年复一年地行吟生活,表达了他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前两句写诗人的生活环境与创作状态,中间两联描绘了湘水边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世间纷扰、国家兴亡的淡然态度,认为自然界的草木与人类的兴亡无关,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以“不会世间闲草木,与人何事管兴亡”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与人事界限的清晰划分,也是对自己人生哲学的深刻阐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淡然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全诗在写景与抒情之间巧妙转换,既展现了湘水的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诗人的高远情怀。
创作背景
假设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兴亡交替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远离尘嚣,寄情于山水之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以“不会世间闲草木,与人何事管兴亡”作为对世事的回应,既是对个人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也是对内心宁静与超脱的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由于“唐寅”及“湘水吟”在此为虚构设定,以上解析基于假设情境构建,旨在展示如何围绕给定关键词进行诗词创作及解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