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萧萧落叶寒灯下,不尽长江夜雨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借酒来勉强寻欢,究竟是为了排解什么忧愁呢?关起门来高卧不起,这究竟是哪位隐士的居所呢?在萧萧落叶和寒灯之下,听着外面长江夜雨哗哗作响,心中无尽的思绪难以平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孤独与愁绪,首句“得酒强欢愁底事”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却难以真正释怀的情感;次句“闭门高卧定谁家”则通过设问的方式,暗示了诗人自己闭门不出的隐居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他人生活状态的好奇与向往,后两句“萧萧落叶寒灯下,不尽长江夜雨哗”则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闲居时的复杂情感,首句“得酒强欢愁底事”直接点明了诗人借酒消愁的主题,而“强欢”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次句“闭门高卧定谁家”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地引出了诗人自己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将诗人的孤寂与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隐居生活,以诗酒为伴,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忧愁,这首诗正是他在闲居期间,面对秋夜的凄凉景象,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孤独与愁苦,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