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白云深处无人识,绿满窗前草不除。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霜后的溪水已经干涸,露出水底的浮石;闲暇之时,我在焦坑试着品尝雨前采摘的新茶,在这白云缭绕的深山之中,无人知晓我的存在;窗前绿草如茵,我也不去铲除它们,任由它们自由生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浮石已干霜后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季节变换后的景象;次句“焦坑闲试雨前茶”则透露出诗人品茶的雅趣与悠闲,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绿满窗前草不除”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的清幽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与次句分别通过“浮石已干”与“闲试雨前茶”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对生活的热爱,后两句则通过“无人识”与“草不除”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之美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与打压,晚年,他退隐山居,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他通过山居生活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