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的解释

春秋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李郢《上裴晋公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

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

河梁幸不风波阻,便是樊南醉醒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郢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十年(856),第进士,官至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著见长,有《李郢集》传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译文

您为四朝元老,忧国忧民,鬓发已如白丝;您龙马精神,矫健不凡,更有海鹤之姿,您曾在夜晚接到天上玉书传来的诏令,也曾亲临阵前,接受敌人的投降,我遥想当年,您闭门谢客,与友人畅饮,那鹍弦和铁拨弹奏出的音乐,响声如雷,震撼人心,幸好河梁之上没有风波阻挡,让我得以安全抵达,这正是我在樊南醉醒之时所期盼的。

释义

这首诗是对唐代名臣裴度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裴度作为四朝元老,忧国忧民、精神矍铄的形象,以及他接受朝廷诏令、亲临战场受降的英勇事迹,还回忆了裴度与友人畅饮欢歌的情景,表达了对裴度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赞美裴度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首联以“四朝忧国鬓如丝”概括裴度的忠诚与辛劳,颔联则通过“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的描绘,展现了裴度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才能,颈联“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则是对裴度生活情趣的描绘,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一面,尾联则以“河梁幸不风波阻,便是樊南醉醒时”作结,既表达了对裴度的祝愿,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裴度的政治地位和诗人对裴度的敬仰有关,裴度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历任四朝宰相,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李郢作为裴度的友人或敬仰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裴度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在唐代,文人墨客之间交往频繁,友情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这首诗正是这一主题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