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全诗是什么?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王维

柳色春风映日开,

闲门寂寂少尘埃。

咄咄何曾书怪事,

熙熙长觉似春台。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春日里,嫩绿的柳色在春风的吹拂下欣然绽放,我的家门寂静无声,少有尘埃的侵扰,我从未曾记录过什么令人惊异的事情,只是在这和煦的氛围中,长久地感觉如同置身于春天的舞台之上,享受着宁静与美好。

释义

柳色春风映日开:描绘了春日里柳树新绿,沐浴在春风和阳光中的景象。

闲门寂寂少尘埃:形容诗人居所的宁静与清洁,少有人打扰。

咄咄何曾书怪事:表达了诗人不记录奇异或惊人之事的态度。

熙熙长觉似春台:熙熙,和乐的样子;春台,春天的登台或阳台,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或心境,诗人觉得自己长期处于一种和乐、宁静的心境中,如同置身于春天的舞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诗人闲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前两句以自然景色入手,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并不追求记录奇异之事,而是享受当下的宁静与美好,如同置身于春天的舞台,感受着生命的和谐与喜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王维本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闲居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在经历了仕途起伏、人生百态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