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渡江
唐·胡曾
江上鲸鲵逐浪飞,渡江曾拟试春机。
轻舟渺渺随风去,明月娟娟照水归。
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长与渔樵同晚照,一樽还酹江月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抒发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胡曾的诗风清丽脱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但其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主要成就在于其诗歌创作。
译文
江面上鲸鱼和大鱼随着浪花翻腾,我曾打算趁着春光试渡长江,小船随风轻轻飘荡远去,明月皎洁地照耀着水面,我归来后却闭口不谈自己的功劳,如今再要渡江,又有谁会惋惜呢?我只愿与渔夫樵夫一同享受夕阳的余晖,举杯向江上的明月敬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渡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前两句写渡江的初衷和过程,后两句则通过“归来闭口不论功”和“却走渡江谁复惜”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渡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前两句“江上鲸鲵逐浪飞,渡江曾拟试春机”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面的壮阔和诗人渡江的豪情壮志,随着小船随风远去,明月照耀归途,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他归来后不再谈论自己的功劳,而是选择与渔樵为伍,享受自然的宁静和生活的平淡,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的追求。
“归来闭口不论功”一句,尤为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态,他不再为名利所累,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而“却走渡江谁复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态的坚定和决绝,即使再要渡江,也不会有人惋惜他的离去,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胡曾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坎坷,从而对功名产生了淡泊之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的一种普遍心态。
《渡江》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胡曾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