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全诗是什么?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琴曲歌辞·湘夫人

唐·张籍

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

幽韵乍飘还自咽,清音初发更悠扬。

远听似觉烟波起,暗看疑有蛟龙翔。

会向五湖乘兴去,扁舟直拟到潇湘。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轻柔的琴音淡淡地弹奏着,忽然之间音调发生了变化,几声清脆的琴音如同笙簧一般悦耳动听,幽深的韵律忽隐忽现,仿佛被咽住了一般,而清澈的琴音初起时更加悠扬,远远听去,似乎能感受到烟波浩渺的景象,暗地里看,又仿佛有蛟龙在飞翔,我定会趁着兴致前往五湖,乘着小舟直接去往那遥远的潇湘之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琴声的微妙变化,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意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琴音比作笙簧,形容其清脆悦耳;又通过幽韵、清音的描绘,展现了琴声的悠扬与深邃,诗人还通过想象,将琴声与烟波、蛟龙等自然景象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琴音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琴音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诗人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琴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欣赏琴曲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宁静的环境,耳边传来悠扬的琴声,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琴声的美妙和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也反映了张籍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