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出自哪首诗?

春秋14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渔家诗三首·其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渔家樵舍两相依,水蓼山花次第开。

夜半酣歌惊起鹭,人言天下无正味,

蝍蛆未遽贤麋鹿,半酣白酒醉采薇,

起看青天白日飞。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渔家和樵夫两家紧紧相依,水边的蓼草和山上的野花依次开放,夜半时分,渔家酣歌惊起了栖息的白鹭,人们常说天下没有真正的美味,就连那小小的蝍蛆也未必就比麋鹿高明,我半醉着品尝着白酒,仿佛是在采摘薇草(古代隐士的食物),起身仰望青天白日,心中豪情万丈。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和樵夫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对世俗口味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对比渔家的粗茶淡饭与世俗所追求的美味佳肴,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

赏析

这首诗以渔家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家与樵夫的和谐共处,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亲密关系,诗人以“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两句,表达了对世俗口味的批判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这两句诗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讽刺了那些追求奢华生活、忽视自然之美的世俗之人,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半醉半醒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与弟弟苏辙的和诗中创作的,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黄州,生活虽艰苦,但他却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渔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