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食鼠行

唐·元稹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鼠解寻人随犬入,鸡能引类逐鸱飞。

旧怜乌鸟皆知反,今见鸱枭亦解归。

堪叹佞臣惑君意,死生同穴不相违。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早年间听说有人吃蜜渍幼鼠会感到恶心呕吐,近来又有人因习俗而接近癞蛤蟆(此处可能暗喻不良习俗或低俗行为),老鼠会寻找机会跟着狗进入家中,鸡也会引领同类追逐猛禽,过去我还可怜那些乌鸦和反哺的鸟,现在看到恶鸟鸱枭也知道归巢,可叹的是那些奸佞之臣迷惑君王的心意,使得君臣死生同穴,不离不弃(此处“死生同穴”可能是一种讽刺,暗指君臣被奸臣所误,共同陷入困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些令人不悦或反感的动物行为(如老鼠寻人、鸡逐鸱飞),以及人们对某些不良习俗(如吃蜜渍幼鼠、接近癞蛤蟆)的容忍,来隐喻和讽刺当时社会中的奸佞之臣如何迷惑君王,导致君臣关系扭曲,共同陷入困境。

赏析

元稹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动物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社会中的奸佞之臣比作令人不悦的动物和不良习俗,形象地揭示了他们如何迷惑君王、扰乱朝政的丑恶行径,通过对比乌鸦反哺等正面动物行为,更加凸显了奸臣的卑劣和可恶,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寓意深刻,既表达了作者对奸臣的愤慨和批判,也寄托了对清明政治和君臣和谐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元稹仕途不顺、对朝政失望之时,当时唐朝社会风气败坏,奸臣当道,朝政混乱,元稹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和愤慨,于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他巧妙地运用动物意象和比喻手法,将社会中的奸佞之臣比作令人不悦的动物和不良习俗,既避免了直接冒犯权贵的风险,又达到了讽刺和批判的效果。

是对元稹《食鼠行》一诗的全面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