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游
唐·李中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江湖渺渺烟波远,云水迢迢岁月间。
岸柳垂丝风袅袅,山花照水影斑斑。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暮山。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但李中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淡泊明志的诗风著称,故以此背景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李中,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任淦水尉,后主时,为中书舍人,有《碧云集》三卷传世,其诗作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十年来未曾赴约与儿时的玩伴共游,如今只乘一叶扁舟与渔翁的蓑衣为伴,享受着闲适的时光,江湖广阔,烟波浩渺,云水之间,岁月悠长,岸边垂柳轻拂,微风袅袅,山花倒映在水中,斑斓绚丽,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只得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暮色中的远山。
释义
首句“十年不赴竹马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儿时约定的遗憾;次句“扁舟独与渔蓑闲”则描绘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与渔翁为伍,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后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氛围,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比十年前的约定与现在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时期,此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束缚,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闲适自在的生活,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在创作此诗时,他可能正身处江湖之畔,面对着浩渺的烟波和迢迢的云水,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