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苏小小墓
唐·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常与苏小小故事相关联)
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才华横溢,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将其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区别于盛唐的李白与杜甫),李贺的诗风以浓丽诡谲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注:由于“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并非原诗内容,以下译文仅针对《苏小小墓》原文)
幽兰上的露珠,像是她哭泣的眼睛。
没有什么可以寄托我们的同心之情,烟花易冷,难以剪裁。
青草如茵,松树如伞盖。
风是她的衣裳,水是她身上的玉佩。
那油壁车,还在黄昏中等待着她。
冷翠的烛光,徒劳地闪烁着光彩。
在西陵之下,风吹着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苏小小墓周围的景物,以及想象中的苏小小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才女的深切怀念和哀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
赏析
《苏小小墓》是李贺的一首佳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诗中通过对苏小小墓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手法,将苏小小的形象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中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也体现了李贺作为“诗鬼”的卓越才华。
创作背景
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这句,虽然并非直接出自《苏小小墓》原文,但它常与苏小小的故事相关联,苏小小是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歌妓,才貌双全,却不幸早逝,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命运的感慨和同情,希望她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乘舟离去,但心中仍应记得自己曾经的家园和旧时的美好时光,而《苏小小墓》全诗则是李贺在游览苏小小墓时触景生情所作,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才女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这句诗的具体出处和作者存在争议,有说法认为它可能是后人根据苏小小的故事和李贺的诗歌风格创作的附会之作,在解读时应将其与《苏小小墓》原文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