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钱征君少阳
唐·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附加联句(注:此联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可能是后人附会或想象之作,用于满足您的特定需求)
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才情横溢惊四座,风华绝代耀三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译文
(原诗部分)
白玉杯中美酒飘香,绿杨树下春意正浓。
春风还能吹拂几日?两鬓已各自斑白如霜。
秉烛夜游只须痛饮,投竿垂钓也不算迟。
倘若遇到渭水垂钓的机遇,依然可以辅佐帝王成就霸业。
(附加联句部分)
谁人能够生出如此杰出的才子?今夜初次遇见这位挥毫泼墨的才俊。
他的才情横溢让四座惊叹,他的风华绝代照耀着三江之地。
释义
原诗主要表达了李白对友人钱征君少阳的赞美与劝勉,以及自己对人生、仕途的感慨,附加联句则通过赞美钱征君(或泛指某位才子)的才华,增添了诗歌的文学色彩和意境美。
赏析
原诗以“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开篇,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温馨画面,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通过“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老去的无奈,而“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则体现了李白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人的劝勉,最后以“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作结,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和不甘。
附加联句则以“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开篇,直接赞美了钱征君(或某位才子)的杰出才华和非凡气质,接着通过“才情横溢惊四座,风华绝代耀三江”进一步渲染了这位才子的卓越风采和广泛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为友人钱征君少阳所作,钱征君是李白的好友之一,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此诗可能作于李白游历四方、结交朋友的某个时期,通过这首诗,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劝勉以及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思考,而附加联句则可能是后人为了丰富诗歌内容或满足特定需求而添加的想象之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附加联句并非原诗内容,因此在赏析和创作背景部分对其的解读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