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千里送鹅毛

唐·缅伯高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沅湘逢岁晚,何处宿琼瑶。

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回纥望汉月,归心似乱潮。

(注:此诗为后人根据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的典故所创作,并非缅伯高本人原诗,但广泛流传,用以表达礼轻情意重的情感,以下分析基于这一流传版本。)

作者及朝代

作者:缅伯高(此人物为历史典故中的人物,具体诗作可能非其原创,但故事与诗紧密相关)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缅伯高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使臣,据传他奉命从回纥国(今新疆地区)携带一只珍贵的天鹅作为贡品前往唐朝都城长安,途中,天鹅不幸飞走,缅伯高只拾得一根鹅毛,但仍坚持将其献给唐朝皇帝,以表达回纥对唐朝的忠诚与敬意,这一行为后来成为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

译文

天鹅作为贡品献给唐朝,但山高路远,路途艰难。

在沅水和湘水流域遇到年末时节,哪里能找到像美玉一样洁白无瑕的栖息之地呢?

姑且就用这千里之外寄来的鹅毛作为礼物吧,何必非要执着于享用那些珍贵的麋鹿呢?

回纥人望着汉朝的月亮,归心似箭,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难以平息。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传达了“礼轻情意重”的深刻含义,即使礼物微不足道,但只要心意真挚,就比任何贵重的物品都更加珍贵,也表达了缅伯高作为使臣对唐朝的忠诚与归心似箭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情重义,通过对比天鹅的珍贵与鹅毛的微不足道,诗人巧妙地突出了“礼轻情意重”的主题,使读者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诗中还融入了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据传,缅伯高在唐朝时期作为回纥国的使臣,奉命携带天鹅前往长安进贡,在途中天鹅飞走,缅伯高只拾得一根鹅毛,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缅伯高没有放弃,而是决定继续前行,将鹅毛作为礼物献给唐朝皇帝,这一行为后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并被后人创作成诗歌传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典故,旨在通过缅伯高的故事传达出“礼轻情意重”的深刻寓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