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友人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
心怀坦荡容万物,笑口常开纳百川。
淡泊名利身外物,看重情义心中挂。
若得此友长相伴,人生何处不欢颜。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陆游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生气不责骂总是满心欢喜,这世间还有谁能像你一样呢?心胸开阔能容纳世间万物,笑容常开接纳四面八方的善意,名利对你来说不过是身外之物,你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如果能有你这样的朋友长久相伴,人生的每一个角落都将充满欢笑。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友人以不嗔不骂、心怀坦荡、笑口常开、淡泊名利、看重情义的形象出现,成为诗人心中理想的交友典范。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首联直接点题,以“不嗔不骂喜有余”概括了友人的性格特点,为全诗奠定了赞美和敬仰的基调,颔联通过“心怀坦荡容万物,笑口常开纳百川”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颈联则通过对比“淡泊名利”与“看重情义”,突出了友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情感世界,尾联以“若得此友长相伴,人生何处不欢颜”作结,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告白,也是对人生美好愿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仕途不顺,心中苦闷,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身边那些能够给予他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的朋友,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为表达对某位性格豁达、情义深重的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通过赞美友人的美好品质,诗人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