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阳关引·赠别
宋·苏轼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逸气雄何世,尊酒交情老更坚。
迩来十载游吴苑,长与江波共潺湲。
岂意山东杰黠子,忽驱胡马饮长川。
胡尘暗天风雨急,汉家失地鼙鼓喧。
少年倜傥不事事,落拓自谓本超然。
坐看东州起胡马,我欲因之请长缨。
天关九虎寻难虎,函谷双丸遂绝膺。
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从前在长安沉醉于花柳繁华之中,与权贵们一同饮酒作乐。
我的气概凌驾于豪杰之士之上,风流倜傥,怎肯落于他人之后。
那时你正值青春年华,我也还是少年,我们在章台街纵马驰骋,挥动金鞭。
你的文章才华横溢,逸气凌云,世间少有,我们的交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更加坚定。
近年来我游历吴苑已有十年,常常与江水一同流淌。
哪里想到山东那些狡猾的贼子,竟然驱使胡马饮于长江之畔。
胡尘遮天蔽日,风雨交加,汉家失地,战鼓喧天。
我年少时倜傥不羁,不问世事,落拓不羁,自认为超脱尘世。
如今看到东州被胡马占据,我欲请缨杀敌,为国效力。
但天关九虎难以攻克,函谷关双丸也被截断,壮志难酬。
这《阳关三叠》的曲调你须保密,除了胶西之外,无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和哀愁。
释义
这首词通过回忆往昔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希望友人能保守秘密,共同面对时局的艰难。
赏析
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忧虑,苏轼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使得词意更加深远,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谪至胶西(今山东诸城)期间,当时,北宋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苏轼虽然身处逆境,但心系国家,对时局的动荡和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回忆往昔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借《阳关三叠》这一曲调,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