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出自哪首诗?

风云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蛟

唐·李贺

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

雷公鞫讯不敢诳,风伯扫荡不敢阋。

雄图雌霓变化飞,鬼质仙姿转奇绝。

江翻海沸怒未休,欲卷波涛吞日月。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中唐时期,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奇幻的景象,融合神话、传说与历史,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他的一生仕途不顺,英年早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译文

仔细观察那蛟龙的两胁,生长着碧绿的鳞片,仿佛还残留着西江老蛟的血迹,雷公审问时它不敢说谎,风伯扫荡时它也不敢反抗,它能雄雌变化,如同彩虹般绚烂,鬼魅般的体质与仙人的姿态交织,更显奇绝,江水翻腾,海浪汹涌,它的愤怒仍未平息,仿佛要卷起波涛,吞噬日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蛟龙的奇异形象,展现了其强大的力量和不可一世的霸气,诗人用“两胁生碧花”来形容蛟龙的鳞片,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通过雷公、风伯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蛟龙的威严与不可侵犯,诗人以江水翻腾、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象征蛟龙的愤怒与力量。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贺奇幻诗风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蛟龙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既有对蛟龙外观的描绘,又有对其性格和力量的刻画,使得整个形象立体而生动,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如雷公、风伯等,增强了诗歌的奇幻色彩,诗人还通过夸张的手法,如“欲卷波涛吞日月”,进一步突出了蛟龙的霸气与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好奇有关,李贺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通过描绘蛟龙这一神秘而强大的生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或无奈,他通过蛟龙的霸气与力量,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的确切创作背景,只能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生平进行推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