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家傲·钓台归晚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落日江天半掩门,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烟波外,数点青山认故村。

云水苍茫远世尘,扁舟独宿芦花畔,酒醒何处渔火昏,风露重,一梦江南又几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江天,半掩着门户,不仅看惯了沙洲上的鸥鸟,连那钓鱼时常常接触的石头也感觉温暖了,在烟波浩渺之外,几点青山隐约可见,那是辨认故乡的村庄。

云水苍茫,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我独自乘着扁舟,夜宿在芦花岸边,酒醒之后,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渔火昏黄,风露渐重,梦中又回到了江南,不知已经过了几个春天。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上片通过落日、江天、沙鸥、钓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熟悉与亲近感,下片则进一步渲染了云水苍茫、扁舟独宿的隐士生活,以及酒醒后的迷茫与对江南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闲适与淡泊,情感深沉而含蓄,词中“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一句,通过沙鸥与钓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词意境悠远,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陆游晚年词作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最终退隐山阴,这首词正是在他晚年归隐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