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元章作书日千纸(非原诗内容,为解析所需添加)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墨香四溢映灯影,笔走龙蛇动天地。
(注:此句“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并非贾岛原诗内容,而是为解析本题所设想的情境句,用以引出对宋代书法家米芾(字元章)书法勤奋的联想,并融入本题解析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几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独特派别,影响颇大,长于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邻舍,一条草长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正敲着月下寺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注:由于“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非原诗内容,故不在此译文中体现。)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访友未遇、空留怅惘的情怀,首联写友人的隐居之所环境清幽,颔联写诗人月夜访友,以动衬静,表现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趣,颈联写归途中所见,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尾联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
贾岛的这首《题李凝幽居》以简练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李凝幽居的环境和诗人的感受,诗中通过“草径”、“荒园”、“鸟宿”、“僧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奇。
在“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的情境句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宋代书法家米芾(字元章)的勤奋和才华,米芾以书法著称于世,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他每日苦练书法,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却鲜有人能真正欣赏和理解他的艺术之美,这种自苦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与贾岛在诗中表达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晚期以苦吟诗风著称于世,他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清贫,却对诗歌创作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爱,这首诗《题李凝幽居》就是他在一次访友未遇后所写下的,诗人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环境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