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归
唐·贾岛
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云外飞鸿遥映水,林间鸣鸟静含愁。
烟霞深处人难见,风月清时梦易留。
何日重归蓬岛路,与君同醉碧云流。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并无此确切诗作。)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曾任长江县尉,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诗作在晚唐却很有影响,特别是他那种苦吟精神,更为后世所称道,他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善于雕琢词句,刻意求工,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归来之后,我独自追寻着那绝妙的意境,静坐时思绪飘向遥远的蓬山,已整整二十个春秋,云外飞鸿倒映在水中,显得遥远而飘渺;林间鸟儿鸣叫,却带着一丝静谧的哀愁,烟霞深处的人影难以窥见,风月清朗之时梦境却容易停留,何时才能再次踏上蓬岛之路,与你一同在碧云间畅饮沉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蓬山)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意境的不懈追求,首联直接点题,写诗人归来后独自追寻妙意,并长时间地思念着蓬山,颔联通过描绘云外飞鸿和林间鸣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哀愁的氛围,颈联进一步渲染了烟霞深处的神秘与风月清时的梦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踏上蓬岛之路、与友人共醉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归来妙意独追求”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美好意境的诗人形象,诗人通过云外飞鸿、林间鸣鸟、烟霞深处、风月清时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远方和美好意境的深深思念,诗人也通过“二十秋”的漫长时光,表达了对这种思念的持久和深沉,尾联的“何日重归蓬岛路,与君同醉碧云流”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尘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归来之后,他独自追寻着心中的妙意,对远方的蓬山产生了深深的思念,这种思念不仅是对某个具体地方的怀念,更是对美好意境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