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画
宋·苏轼
纷纶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
烟霞不掩天真秀,风雨常存造化机。
富贵傥来君莫问,丹青妙处我难知。
世间万物无真色,唯有青山似旧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取诸家之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之言,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擅画墨竹,题材广泛,笔墨纵横多变,独具轶趣。
译文
纷繁复杂的画面匆匆掠过眼前难以辨认,画作磊落大方地挂在壁上却如同云雾般飘渺难测,烟霞虽遮蔽了部分景致,却掩不住画中的天真秀气,风雨交加中更显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富贵荣华不过是偶然得来,你无需多问,而画作的精妙之处,我也难以完全知晓,世间万物都没有永恒不变的真色,只有那青山依旧,仿佛还是旧时模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观赏画作时的感受,表达了苏轼对艺术真谛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画作虽然复杂多变,但其中蕴含的天真秀气和自然造化之机却是可以感知的,他也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青山不老、自然永恒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观画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画作的描绘和赞美,而是借画谈艺,表达了苏轼对艺术创作的深刻见解,首句“纷纶过眼未易识”写出了画作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艺术鉴赏的难度,次句“磊落挂壁空云委”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画作挂壁时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含了画作难以捉摸的韵味,接下来两句“烟霞不掩天真秀,风雨常存造化机”则进一步揭示了画作中的自然之美和造化之奇,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无奈和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苏轼的绘画鉴赏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苏轼对绘画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在观赏画作的过程中,他或许被画作的复杂多变和深邃内涵所吸引,从而产生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