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曝书
唐·杜甫
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清风徐来翻古纸,日色微暖照新书。
虫鱼篆印讹舛少,简册流传岁月长。
学问虽深须勉力,典籍浩瀚待穷搜。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三馆中晾晒书籍以防虫蛀毁坏,得以见到书中描绘的来禽与青李,清风轻轻吹过,翻动着古老的纸张,日光微微照耀在新书上,书籍上的虫鱼篆印错误很少,简册流传的岁月十分长久,学问虽然深奥但需要勤勉努力,典籍浩如烟海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探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三馆(古代皇家藏书之处)晾晒书籍的场景,通过晾晒书籍以防虫蛀毁坏,他得以欣赏到书中描绘的各种美好事物,他也感叹于书籍流传的悠久岁月和学问的深奥,表达了对学问的敬畏和对典籍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甫在三馆晾晒书籍的情景,通过“三馆曝书防蠹毁”一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得见来禽与青李”一句,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书籍中描绘的美好事物,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些生动的画面,后两句则表达了杜甫对学问的敬畏和对典籍的珍视,他深知学问的深奥和典籍的浩瀚,因此勉励自己要勤勉努力,不断探索。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杜甫对书籍的热爱和珍视,也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传承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在朝廷任职期间有关,当时,他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皇家藏书,并亲自参与了书籍的晾晒和保护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书籍的珍贵和学问的深奥,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精神。